您的位置: 首页>>教师风采>>民办中职

托举中职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责任
——记职业教育领航人 苏德华

发布时间:2017-03-14 16:27:13 阅读次数: 7738 来源: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DSC_0126.jpg

他是中国好校长之一;

他是自治区级民办示范校、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举办者;

他是职业教育的领航人。

他三十六年始终如一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甘当人梯。为了家乡和孩子的未来,他用饱满的热情、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播撒汗水、倾注智慧,播种理想,收获希望,他用满腔热忱拼接着缤纷的教坛。他说“托举中职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责任!”他,就是民办达拉特旗第十中学 达拉特技工学校(以下简称达旗十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苏德华。

办学者 成果辉煌 誉满北疆

达旗十中成立于2000年7月,当年招生普通高中8个班,492名学生,教职工46名,时任校长苏德华。学校仅有一栋教学楼2584平方米和用于学生住宿的8栋小平房,一个简陋的小食堂。

2001年7月达拉特旗委、政府对达旗十中按资产总值350万元以竞标的方式进行了转制走向了民营。中标人为时任校长、法人苏德华。至此,苏德华开始走上了自谋发展、自负盈亏、自主办学的民营办学之路。当时苏德华许诺“今日送我一株幼苗,明天还你一棵栋梁”,他秉持着“托举中职生明天的希望 ,我的责任”的责任担当。

2003年在职业教育走入最低谷的情况下,苏德华将达旗十中已经办的暂露头角的普高转向了更加务实的职业教育。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苏德华被推举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协作会会长。至今,他不仅为本校同时也在为全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奔走、协调、呼吁…

十六年后,经苏德华的艰苦创办,学校现有教学班100个,其中高职55个班2344人;技校45个班1789人,共计学生4136人。教职工397名,专任教师292名,专任教师学历符合国家标准。现开设幼师、农学、医学护理、獭兔养殖、酒店管理等21个专业。现有教学楼四座,公寓、体育馆、报告厅、图书馆教学及实习实训室等建筑面积4.1万多平方米。校内有可满足所开设专业的实习实训场、所、室;校外有农牧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3000余亩,另外还有农学专业的温室大棚8栋和猪、羊、鸡养殖场各一个。

苏德华十六年的艰苦创业,如今的达旗十中誉满北疆。达拉特旗旗“先进教育集体”;鄂尔多斯市“民办优秀学校”、 “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民办示范性高级中学”、“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的记者访谈了苏德华校长,并以《以德立校 以技创业 面向高校 面向市场》为标题,全面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办学理念和成果;中央党校“理论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源栏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中学发展纪实”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经验;国家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5年8月12日“寻找中国好校长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苏德华校长同人民大学附中校长翟小宁等全国10名治校有方、育人得法的校长获此殊荣。

学校虽然是一所民办职业职业学校,从高考、技能比武到就业创业,无论是办学质量、成果,还是办学规模、贡献率都走在了全区197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最前列,也是全区仅有的两所国家级黄炎培奖优秀学校之一。技能大赛从市级奖到国家级一等奖,连续性的自治区高考专业状元出在达旗十中,居高不下的就业率,累计输送学生已10656人,走向各行各业及全国各地;通过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考核、鉴定,已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有近6000人。仅2016年学校为达旗食品药品监督局无偿社会培训从业人员865人次,为税务局、财政局等进行无偿社会培训161人次,进行普通话培训642人次,一年共计无偿社会培训1668人次,受到了被培训单位的赞扬,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十六年来,他每年为本旗财政减轻负担约3000多万元,十六年就是3个亿。真可谓他为百姓解了愁,为政府分了忧,充分体现了他的“托举中职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责任”的社会责任担当。十六年来,苏德华同志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树立了达拉特旗乃至自治区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开创了与时俱进的办学之路;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品牌传奇。

育德者 厚德载物 德艺双馨

当你跨入达旗十中大门时,迎面的主楼正中有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明德楼”。当你徜徉在校园之中,能处处彰显“德”字,“贤德”、“惠德”“桐德”……“德”字在达十中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诠释的淋漓尽致。上到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的各级领导,下到德才兼备、吃苦耐劳的所有员工,还有那德行为尚、勤奋好学的四千多莘莘学子。大家缘聚达十中这个大家庭,学习的是品德,交流的是品德,展现给社会的仍是品德。

苏德华用他的厚德引领着达十中人前行。他的“厚德”有两层含义: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校园信息网上看到苏德华救助××贫困地区十几万元,救助××家庭几万元,帮助××学生解决了读书、生活等问题……苏德华少年在家乡读小学、初中时,就每天就给同村的五保户老汉高外成爷爷担水、搬碳、扫地、烧水直至去世。去年,他为昭君镇羊场村水稻种植基地捐款14万元,进行了水渠配套建设,为羊场村两千多人口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苏德华举手之劳的小事,是一份爱心的展示。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那我们的眼光就太肤浅了。一位在本校从教八年的教师说了这样一段:我深深地体会到“厚德”二字的真正意义,那决不是用文字刊登的那点金钱能衡量的,我就用我带一届学生的经历谈一下。“话从2009年那届学生说起,采矿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已经被国企、央企等录为正式员工。为此,我带的三个采矿班是最火的专业,每班不少于65人。在200多名学生当中,就有180多名男同学。这些男孩子来自全旗各乡镇,还有其他盟市和省外的。他们的背景可谓千奇百怪,年龄差距也很大(大的20岁,小的15岁)。他们有的开过挖机,有的开过饭店,有的搞经商,有的在社会上鬼混……

开学了,苏德华把这些“宝贝”招揽回来,真可谓群英荟萃,场景颇为壮观。苏德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的育人工程——树立三我形象、培育三种人、实施四项措施……挫折教育、仁爱教育、感恩教育……天天讲,周周会,月月结。从不放过每个重大节日的教育契机,进行育人教育。一学期结束,数一数,大小会议记录近百次。请问,哪所学校的校长能与之相比?谆谆教诲、乐此不疲。他用人格的魅力征服了学生,用人性化的管理感化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在他的眼里,没有贫富、贵贱、高低之分。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些孩子个个都是最棒的,将来都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2012年的八月,丹桂飘香,又是十中收获的季节,历练三年的孩子都选择了满意的大学,领取了鲜红的通知书。有一个画面令我终生难忘:11班李宇的家长用颤抖的双手捧着鲜红的中国矿业大学录取通知书,泣不成声。因打架、赌博的他初中时就被赶出校园,家长在一次一次失望中,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今天却在十中圆了他的大学梦。而且是中国名牌大学。家长实在不敢相信,这不是在做梦吧?——梦想就是在这里实现的。

看吧!昔日那些被社会淘汰,受他人歧视,让父母失望的孩子们,今天,达十中已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之梦。他们有的已是政府、公安、银行、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中的一员;有的已是神华、亿利、新奥等央企、国企、私企中的骨干;有的已是个体精英。他们都是苏校长挽救回来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了自己幸福的人生,有的还有了幸福的家庭,有的还光耀家族。他们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为社会、为达旗人民做着巨大的贡献。从达十中走出的孩子们,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

就这样,苏德华用他厚重的品行,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绝境、迷茫的孩子;承载起一个个支离破碎、不堪重负的家庭;减少了一件件青少年犯罪的事例。请问,我们能用金钱衡量出他品德的厚重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苏校长甘愿做一颗铺路的石子,默默无闻地为他人铺筑起飞的跑道。他刚毅坚卓、奋发图强,他厚实和顺、德高望重,他践行着一位教育家永恒的爱——厚德载物的君子之爱。

治教者 精心谋划 发展至上

民办学校,依法办学,为民办学,是学校的办学宗旨。苏德华怀着对教师、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举办职业教育。他常说,教师应当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教育观念。作为教师应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在他的主导下,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即一个宗旨,二个目标,三个理念,四项措施,五个载体,六个模式)。学校在这套治学思想体系和育人工程实施纲要的指导下,践行着“生态体验式”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苏德华善于学习,锐意创新,勇于实践。他知道,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不可能实现“办学为民”的目标的,是不可能培养出“三种人”,即“培养好人,培养自食其力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培养能养育子女、孝敬父母、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的;他非常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德才兼备、学习型班子,既要懂得学校管理科学又精通职业教育业务;他注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总是想方设法让每位教师都能尽享从教的快乐和体验教育成功的喜悦;他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倡导一体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即走入工厂是能工巧匠是师傅,走进课堂是精益求精的专业教师。他强调教师要坚持学习,而且要坚持终身学习,强化终身学习与交流,特别是职业教师,既要学习职业理论知识,也要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倾心竭力打造学习型职业教师队伍。

苏德华主持创立了达十中校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承包制,做到分工明确、分层负责,责任到人、权利到位,分级管理、系统网格化管理。他组织制定了《达十中教职工工作手册》及有关党政例会制度、行政会议制度、教职工例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作用,抓好党员干部政治学习,抓好班子与员工的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工作检查与汇报制度、民主测评和反馈及实绩评价考核制度。这些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学校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创新的程序化工作轨道。

作为学校举办者他身先士卒,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师做不到的,他也努力坚持做到。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披星戴月,每天到校最早的老师总能看到他在校园内巡视的身影,他每天坚持听、评两节课,一直零距离接触老师和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经常到教室、食堂、操场转转,看看学生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需要些什么,听听他们都在议论些什么。无论师生,不管谁有了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眼里,学校的教职员工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学生就是他的孩子,他有责任关心关心每一位教师,有责任呵护每一个学生。

崇山峻岭掩不住,千锤百炼透风流。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质量,满足学校教学、实习实训的需求,身为学校举办者,在没有任何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自筹经费,将自己早期经营煤矿、房地产以及编写出版教学学习题集的全部劳动所得用于大量购置学校教学设备;新建学生公寓、塑胶操场、体育馆、报告厅、图书阅览室;新建实习实训场地等。此举不仅为达拉特旗第十中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政府每年节约大约3000多万元的教育经费。建校十六年来,他先后共计投资了一个多亿用于学校教学设备的购买以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他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逐渐引领上一条有明确发展方向、有先进办学理念、有显著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办学之路。

治学者 宁静致远 以生为本

苏德华作为学校的举办者。他要求学生爱国、爱家、爱父母,利用一切可以用的节日和可利用的机会开展爱国教育。借助国家助学金发放,在学生中开展爱国教育、感恩教育;他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开展班星、校星的评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 “我最爱戴的教师”的评选活动。树立全员育人思想,让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传统节日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参加校园评论、教学评议、常规检查等学校管理事项,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制定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民族精神、创新意识为主题,注重发挥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和熏陶作用;体育运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形成沉着应对、执着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品质和能力……

苏德华作为职业教育管理者,他注重职业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科学研究,确立了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生态体验式”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到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倡学生遍访达旗能人,拜访达旗师傅;提出课堂教学要 “问题引领 做结合学”、“研究需求 体验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三个服从”,即教师要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活动要服从课堂的需要,教学方法要服从效果的需要;他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教学表演者转向教学引领者,由只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全体学生的学,由关注好学生转向同时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教学中他要求以学定教、精讲精练、少讲多练。杜绝五种课:没有预先准备的课不上,没有师生互动的课不上,没有当堂训练的课不上,没有教学反馈的课不上,没有实际效果的课不上。他要求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六环节(备、讲、批、辅、考、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潜能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体验成功,从成功中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模式;他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最大限度地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启学生的创新智慧;他要求开展课前三分钟,每天有演讲,每日有警句格言活动,安排学生吟诵经典,以此培养学生演讲口才基本素质。诗文朗诵、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等成为学生学习的“调味剂”,已是学生的日常活动。学生在鄂尔多斯市诗文、诵读、演讲比赛中囊括了一、二、三等奖,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在全市的比赛中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可见人文素养教育的笔墨不同一般。

苏德华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是在学生中诚敬教育、诚信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配合高一年级军训,采用“严管、宽容、结伴、高标准”的校本管理模式。学校提出“严三管,弃四闲”。“严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谈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养,使用文明语言,不随地吐痰;观看演出或集会时,不大声喧哗、哄台及打口哨;管住自己的手:上课注意听讲,勤于动手记笔记,不做小动作,杜绝小偷小摸行为,爱护公物,不乱扔废弃物;提高道德修养,有涵养,不出手打人,使其成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手;管住自己的脚:行走、跑步,两人成排,三人成行;不践踏草坪,不攀爬阳台、栏杆、墙头、电杆;坐姿优雅,不翘二郎腿,不颤脚;不擅自出入校园,不乱串班级和宿舍,使其向着美好的未来,走人生正道;“弃四闲”即不说闲话:严谨求学,上课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闲话:不说与自已、集体、他人无益的话;不闲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不梦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培养恒心和毅力;不做闲事:端正学习态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事情要冷静分析,不冲动,不闹事;不看闲书:读有用之书,有益之书;不读无价值之书,不看宣传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书籍”。通过践行“严三管、弃四闲”,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三管”、“弃四闲”在2010年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先进案例奖。

二是成人教育、感恩教育。学校每年都举行学生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借以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学生说:“十八岁,法律上成人的标志,从十八岁开始我们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监护和照顾的孩子,而是迈进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人公民的行列,从此我们将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全部权利,同时我们也开始要承担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义无返顾地肩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借国家为职业中学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国家”,开展“孝敬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的主题作文活动。这种活动长期坚持,从不间断。举行“三爱三节”(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电,节粮)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勤俭节约都有了新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是成才教育、创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诚敬、成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实时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三我”,即“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我的行为我负责”。学校邀请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到校讲座,讲旗情、讲市情、讲国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邀请企业界领导到校讲企业管理、发展前景。讲企业家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厂矿实地参观。情境引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欲,从而产生奋发学习知识、技能的动力。举办“技能强校 工匠创业”大型晚会、班主任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学生才艺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展及我旗技能大师创作的作品展示。总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长出发,成才出发,创造出发,发展出发。我校已经形成由德育量化考核成绩、文化课考试成绩、技能鉴定等级成绩三方面组成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依据。学生每年的操行考核合格率在98%以上,建校以来学生无违法犯罪。

“作红烛为后辈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在成绩面前,苏德华同志始终是谦逊的。他还是那样平易近人,在年轻教师们心中,他从来是一个厚道的长者,在学生和家长眼中,他永远是一位仁爱的智者。“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一个互相扶持、坚不可摧的团队。”他朴实无华的话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每一位教师。“好身体、好心态、好习惯”是他对师生的殷切期望,他的话让老师们的心温暖如春,紧紧相连。如今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英才荟萃,贤能聚集,来自各地的优秀教师栖居学校,快乐工作,如意生活;来自达旗以及周边旗县的学生都在这里学习成长,这一切主要缘于他——我们的好校长苏德华。

翻身不自傲,乘风展宏图。如今,他正在为达拉特旗第十中学的未来殚心竭虑。对学校的热爱,对育人的用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使他自强不息,不断超越。三十八年的风雨沧桑,他热爱教育的心性依然不变,他始终站在教育这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心中甜美的梦,用真情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按他的规划,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将把达旗十中建设成为全国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示范性民办职业学校。

文/云峰 岳守云

责任编辑:徐嘉彤

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简介

组织机构

  • 会长:周玉树
  • 常务副会长:许志勇、魏山虎
  • 副会长:左胜利、赵晓峰、张智勇、
  • 郝金良、成家、孟宪龙、苏德华
  • 张桂英、刘荣建、潘玉蓉、纪威宇
  • 郝建军、李淑芬、包广才、赵伟
  • 石彩霞、赵幼琨、王德才、孟昭阳
  • 张凯飞、马国柱、高昕、刘晨霞
  • 侯泽龙、孟保和、刘根、汲国威
  • 刘仕诚
  • 秘书长:郗志杰

管理办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