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强化内涵 求真务实 创新发展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历程回眸(图文)
发布时间:2016-01-15 17:06:27 阅读次数: 5819 来源: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乔子荣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经历了三十年的艰辛历程,这三十年是从无到有,自强奋进的三十年;是不断攀登,求实创新的三十年;是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实现跨越的三十年!三十年经历了“乡村医生刊授学院、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历史阶段,始终与时代的要求相同步,与经济建设共节拍,稳步地走出了一条职业型、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培养道路。 2006年学院升格为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步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学院实施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利用四年时间,瞄准市场机遇,集聚社会力量,借力规模效应,经过不懈努力,在占地521亩的新校址,完成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26万余册,招聘教职员工294人,在校生规模达5800余人;第二步:以迎评促建为契机,学院董事会明确提出“从基础建设转向内涵建设,从强调速度发展转向科学发展、从扩张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学院的工作重点由此转向内涵建设。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及教育厅、财政厅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技能型适用人才培养为目标,9年间为社会输送高职人才6500余名,并助力5000余名有志青年学子系统完成学业,顺利通过国家自学考试。曾先后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201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民办高职院校”。 “十二五”期间,按照学院建设发展规划:“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创办全区民办高职示范院校;抓住一条主线--强内涵、创品牌;落实五项工程—就业拓展工程,质量立院工程,特色兴院工程,信息战略工程,铸魂领航工程。”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学院基础建制完备、运行管理规范、专业特色鲜明、校园文化丰富,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多元化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顺畅衔接,学院已经迈上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总结过去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育人为本,办学理念清晰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区,服务经济,对接“一线”,突出技能。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坚持“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协作”的四会精神;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努力实现“一专多能”。 以护理专业为特色专业,形成集经管、理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格局。稳定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树立品牌。建设自治区一流民办高职院校。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二、强化内涵,坚持发展主线 1、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实施特色兴院工程。专业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符合教育规律、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原则。突出护理专业建设,兼顾理工、经管类专业,不断做强护理优势专业,完善会计、工程造价等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瞄准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积极实施品牌专业、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打造学院相对强势的特色专业,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不断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2、以优化配置为突破,实施人才强院工程。学院研究出台“专业带头人培养选拔与考核管理办法”,将那些学识水平高、精通专业、爱岗敬业、善于管理的教师选拔为专业带头人,由专业带头人牵头组建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构建合理的职称结构;通过加强对外聘(兼职)教师的管理、完善教师聘任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以打造“品牌、精品”为契机,实施质量立院工程。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优秀教学团队”和“品牌专业”建设工作,本着“成熟一个、推举一个”的原则,申报自治区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获批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合计3 大类 6项,包括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个(护理专业),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基础会计》),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奖 2 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学院“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的计划安排,依据项目建设任务书对“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年度检查或不定期的随机抽查,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建设目标和进度按时完成任务,并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我院所有已立项的自治区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能够对照任务书的要求全面开展建设工作,每一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分别完成了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并普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5年我院护理学院被评为自治区质量工程建设先进集体,2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 4、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以对内服务教学、对外服务社区的附属医院为典型模式,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建成现代仿真护理实践教育基地1个(包括基础医学实训中心和全真设备装备的模拟病房);民办教育专项经费支持的仿真会计实训中心1个(包括会计业务实训室和综合服务大厅);工程造价和中药制药等实训实验室10个。针对汽修专业的特点,按照汽修厂的建设规范,建成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实训车间4个;采取联合办学模式,成立了驾驶员培训学校,建成了驾驶员标准化考场。极大地改善了实训条件和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有力推进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积极开辟区内外实习、实训场所,在3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区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屡创佳绩,受得了评委专家的好评。 5、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学院素质教育水平。校园文化体现一所院校的办学特色、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是全院师生意气风发、昂然向上的精神。学院党委和院委会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精心策划、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人气,烘托气氛,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艺、张扬个性的平台,推动“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倡导文明、告别陋习、远离烟草、珍爱生命”的签名活动,校园篮球、拔河、棋类、征文、书画、摄影、主题班会、演讲、舞蹈等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护理技能、珠算技能竞赛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三、校企合作,就业形势喜人 学院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重要工程”来抓,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3%以上。 1、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确立学院、学工处、院系三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多元化、群体化开拓就业市场的良好局面。建有招生就业一体化的机构,选派富有经验的能人开展这项工作,从学生入学就着手就业规划和实施,充分发挥学院培训、指导、联络和沟通的作用。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保障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切实做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工作。 2、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多年来,与呼市地区各大医院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护理专业学生都能进入二甲以上医院实习。2015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武警总队医院统一安排护理专业实习生298人。 3、面对社会需求,培训工作由“完全对内”转向“内外兼顾”。面向社会与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协作,完成“养老护理员培训鉴定”项目,共培训2200人次;面向校内学生,开设工种13个,每年完成约2000人次的技能培训,获证约1800人次。 四、多元办学,创新“四轮驱动” 学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医、教、研、产”四轮驱动的运行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点打造生产经营型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型实训中心,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培养社会实用人才,保障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是对“四轮驱动”模式的创新应用。 1、学院现有的附属医院创建于1997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附属医院建院以来,坚持以自主经营、服务教学、服务社会为办院原则,现已成为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实训、见习、就业基地。今后计划进一步加大附属医院建设投入,整合学院护理实训中心设施,在大学园区建成集社区卫生服务、学生健康体检、护理技能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园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 2、《农村医药报》是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唯一的农村医药卫生类专业报纸。通过农村医药报社与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的联合,采取“依托协会、依靠政府、联合企业、多方参与”的经营方针,促使《农村医药报》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对内服务教学、对外服务健康的重要媒体。 3、积极开展汽车“驾驶培训—维护保养—检测修理”一条龙服务。整合我院“汽车学院”、“驾校”、“汽修厂”的优质资源,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正常教学的同时,积极拓展驾驶员培训和考试业务,强化驾驶员日常维护保养理念,提供汽车检测维修服务。 北职的发展靠的是“自强、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创新,永远是前进的持久动力。近几年来,我们实现了投入体制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创新!今后,我们还要更上一层楼,实现招生、就业机制的创新,多元办学格局的创新,谱写北职发展的新华章! (以上内容由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徐嘉彤编辑整理) |